各地已經開啟“換季式”降溫,不少地區冷空氣盛行,直接從夏天到冬天,這都在提醒我們:秋已至暮,天氣轉冷了!
特別是.近,山西、陜西等地還出現了強降雨導致的洪水、泥石流、塌方等狀況,甚至還有部分地區已經下起了2021年的..場雪。
應對寒冷天氣,賽特廚具提醒大家需要注意:
避開防寒誤區
誤區一:飲酒驅寒
飲酒后有渾身發熱的感覺,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。但是,酒勁過后,熱量散發反而會使人渾身發冷。
誤區二:熱水洗臉
冬天,人的面部在冷空氣刺激下,汗腺、毛細血管呈收縮狀態,遇上熱水則迅速擴張,但熱量散發后又恢復低溫時的狀態。毛細血管這樣一張一縮,易使面部產生皺紋。
誤區三:凍后先暖手腳
從寒風呼嘯的室外進入室內后,很多人會將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旁邊烤,其實這樣對手腳皮膚保健非常不利,日后很容易生凍瘡。
誤區四:蒙頭睡覺
人在蒙頭睡覺時會不斷呼出二氧化碳,因而二氧化碳會集中在被子里。此外,人體在睡眠過程中會散發出潮濕的熱量,這樣被子里的空氣會相當潮濕和污濁。長時蒙頭睡覺,大腦會嚴重缺氧。
誤區五:減少運動
由于氣候寒冷,很多人不愿外出運動。其實越是寒冷,越應多多運動,因為運動是驅除寒冷的好辦法,還可增強抗病能力。
那么,正確防寒保暖的措施有哪些?
1.吃熱食——姜棗茶助陽排寒
民間有句諺語說道:“立冬補冬,補嘴空?!绷⒍院?,人們同樣也傾向于進食“驅寒”的食物。一到冬天,手腳冰涼,容易生凍瘡的人,也可以時常飲用姜棗茶。冬季受涼引發腹痛、腹瀉的人,喝姜棗茶也可明顯改善癥狀。
2.泡暖腳——加點艾葉可驅寒
睡覺之前,泡泡腳,可以將一天都在外、在上運行的陽氣,引至體內、身體的下半身來。這樣做既能幫助我們盡快入睡,也有助于“藏”陽氣。臨床上體質偏寒者,比如,痛經痛得冒冷汗、手腳冰冷等,建議平時用艾葉泡腳。
3.多運動——選擇可互動項目
運動有升發陽氣、令身暖的作用,.好進行可以跟別人互動、能讓自己快樂起來的運動,比如打打羽毛球、乒乓球等這種一邊打一邊歡笑的運動。不要一個人在有空調的健身房的走步機上運動,這樣的運動生發陽氣的效果有限。另外,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度。
4.曬太陽——給身體補充陽氣
多曬太陽可以給我們的身體補充陽氣,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。如果怕臉曬黑,可以曬曬后背,后背督脈主一身之陽氣,后背暖起來,一身陽氣就會旺盛。
5.添衣服——及時加衣講究穿戴
面對天氣轉冷,及時增添衣服,注意保持衣服干燥。要配備好防寒的服裝、帽、鞋、手套等。手腳部位不可縛緊,以免影響到末梢血液循環而引起凍瘡、凍傷等。頸部保暖還能預防頸椎病,套上高領衫,裹上厚厚的圍巾,才是冬季養生之道。